|
教育學院三下鄉重點團隊系列報道(十三):學戲曲,樹新風
|
| 發布時間:2022-06-28 瀏覽次數:94 |
學戲曲,樹新風 2022年6月23日,合肥學院教育學院“青春‘育’你行,百年再起航”團隊在合肥蜀山行知學校進行第二天三下鄉實踐活動,志愿者帶領五年級二班進行了戲曲活動。 “清早起來什么鏡子照,梳一個油頭什么花香,臉上擦的是什么花粉......”一陣陣婉轉悠揚、美妙動聽的戲腔在樓道中回響,原來是志愿者在為孩子們表演京劇歌曲。一首經典流傳的《賣水》為剛剛開始的京劇課增添了很多歡樂。座位上的同學們探出腦袋,目不轉睛地看講臺上志愿者的表演,嘴里小聲地唱著,手兒像模像樣地比劃著,“老師老師,你看我的手形對嗎?”“老師,剛剛的那句能再唱一遍嗎?”為了讓大家更好地領會,志愿者對戲曲的難點反復進行指導。京劇要求向上的、尖細的聲音,同學們在學習過程中聽從老師的要求,不論男女,每個人都打起十二分精神,慢慢向著正宗戲腔的方向靠近。
豆大的汗珠從臉頰上滑過,但同學們熱情不減,忍受酷暑烈陽在操場進行京劇動作的學習,身體挺得筆直,隊列站得整齊,渴望著學習更多的京劇知識。“同學們,看我這里,第一個動作......大家“唰”地都看向老師。伴隨著志愿者優美的歌聲,同學們將京劇動作盡情地展示出來。雖然女生更容易唱出戲曲中的假嗓,但是男生也不甘示弱,積極詢問老師,認真地學習演唱方法,同學們一個個精神飽滿、聚精會神,跟隨老師做出京劇動作,美妙的歌聲縈繞在耳畔。他們學習的時間雖然短暫,但呈現出來的效果卻出乎意料。
絕妙的戲腔,柔美的蘭花指,同學們用自己的方式表達著對戲曲的喜愛,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熱愛。戲曲是我國的國粹,在歷史的長河中歷久彌新,正需要一批又一批的人去傳承、去發揚。多姿多彩的戲曲活動加深了青少年對戲曲、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了解,為戲曲文化的傳承和發展注入新鮮血液和年輕活力。 (教育學院 四兆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