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學院學子風采系列報道】“疫”線綻芳華—記教育學院防疫志愿學生鄭靜
|
| 發布時間:2022-05-25 瀏覽次數:144 |
![]() ![]() “愿以吾輩之青春,守護這盛世中華”。翻開歷史書卷,前輩們披荊斬棘的信念始終為我們指引方向。當前國內多個省市發生本土疫情,為保障市民群眾健康安全,各社區開始招募黨員先鋒崗志愿者,許多大學生以最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志愿服務中去,無論風雨,無懼困難,他們展現了青春該有的模樣。 鄭靜,教育學院20級小學教育二班學生,曾獲得合肥學院2021年度青年志愿者行動“優秀個人”稱號。作為一名大學生,她收到防疫志愿通知后,主動請纓加入到蕪湖市鳩江區白茆鎮新園村疫情聯防聯控志愿隊伍之中,支援抗疫一線的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采樣。 她說:“爺爺是老黨員,小時候受家庭教育潛移默化的影響,讓我逐漸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當看到防疫志愿通知后,沒有猶豫,疫情就是命令,我愿意立即成為一名戰士,到抗疫前線去、到人民需要我的地方去。”她不懼病毒,不怕辛苦每天早晨6點準時到達工作崗位直到晚上6點,12個小時與眾多醫護人員、志愿者一起沖鋒在前,與病毒賽跑,與疫情斗爭,連續多天堅持協助抗擊疫情工作,負責疫情防控督導任務。 當被問到這次志愿經歷最深刻的感受時,她說“終于體會到醫務人員的艱辛和偉大,我只穿了紅色志愿服但在志愿中也感受到了汗流浹背,可想而知醫護人員帶著面罩,手套,穿著不透氣且悶熱的防護服,也沒有風扇,是多么的不容易。看著身邊忙忙碌碌、步履匆匆的醫護人員,即讓我感覺到溫暖與溫情,但也讓我感到一絲心疼。” 在志愿期間,每天的掃核酸碼、查健康碼、量體溫,如同流水線工作一般,這幾句“你好,請出示一下您的健康碼”、“請伸出手,幫您測量一下體溫”、“請配戴好口罩”、“請出示大規模核酸碼”已經爛熟于心。雖然任務看似簡單,但是幾個小時的站立走動,考驗著一個人的耐心與堅持。當她受到“不要志愿,學生學習知識更重要”等質疑時,她依舊不忘初心,堅守崗位,并說:“知識固然重要,但人民的生命重于泰山”。有一次,一個小女孩一蹦一跳,滿臉笑容向她遞來一瓶水,她坦言“得到認可是最幸福的事情”。 通過這段時間的防疫志愿實踐,鄭靜認為這不僅是對社會的一種責任與擔當,對個人而言也是一種鍛煉和能力的提升。“成為一名防疫志愿者,讓我收獲頗多,無論何時何地,為疫情貢獻自己哪怕一絲薄弱的力量的人們,他們都是平凡的,勇敢的。”她積極投入疫情防控工作,與醫護人員和其他志愿者團結一心,共同構建社區疫情防控的“銅墻鐵壁”,讓螢火之光共融匯聚,照亮志愿者們勇于擔當的決心。 在時代進程中,每一個重大的時刻,每一次歷史的轉折,中國青年從未缺席。在攻堅克難中保衛家園、守護校園,志愿者們謹遵疫情防控要求,全程秉持無接觸的原則,科學有序地參與校園疫情防控工作,充分發揮學校各級團學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動員廣大同學齊心抗疫,為這場無聲戰斗貢獻上商青年力量!(任心怡、邢舒琪) |